蝠尼斯

小马/音游/术曲,全网同名!在b站发布我的手书视频,请大家去观看我的作品✨✨

《变形记》(卡夫卡)读后感

    读完变形记后的很久都还沉浸在文章当中,失重感和不真实感在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,还在想着这个真实又离奇的事件。


    离奇,非常离奇。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就格外离奇。文章第一句话就写道:“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,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。”这种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这么毫无铺垫地写出来,奠定了整篇文章怪异的基调。


    然而最离奇的是,格里高尔对于自己变成甲虫一点都不慌张。整篇文章都没有写格里高尔是为什么而变成甲虫的,怎么变成甲虫的,又怎么才能变回来,都没有。文章中的人物虽然也在关心他会不会再变回来,但他们没有向外界求助,没有问医生,什么都没有做。这些都非常的不真实,更能让读者进入气氛,了解情节。


    那又为什么说这篇文章真实呢?是整篇文章铺天盖地的细节描写。当读者在紧张地想着格里高尔能不能变回来的时候,作者却用非常多的笔墨来写甲虫是怎么下床铺的,是怎么回答父母和秘书的,是怎么开门的。每一丝细节,细到甲虫掉到地上的声音和感觉都用了四句话来描写。这种极其离奇的故事情节配上极度真实的描写,让读者身临其境都能想象出环境,又感到距离和不适,有失重感。


    文章以第三人称视觉写格里高尔也就是大甲虫的表现。作者并没有仔细的描述甲虫的外貌,都是以甲虫的感受来写,以甲虫看到的它的腿,它听到的父母和妹妹的谈论,它感到的疼痛。还有非常多的侧面描写来突出甲虫的恐怖,比如女秘书是怎么被吓到的,妈妈是怎么被吓到的,妹妹和爸爸是怎么嫌弃它的。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会同情这只甲虫,通过这些描写感到甲虫的恐惧和无助。


    变形记这篇文章是按照人物的各种形态和心态的变形来写的。状态上,从主人公变成甲虫开始,到变形了一个月左右,再到受伤无力,最后死亡。每一个状态对应的旁人看待它的心情都不一样。家人最开始同情它,喂它。后来到厌恶,再不管不顾。最后家人们想赶它走,把它锁在房间里让它死去。在主人公对家庭没有任何帮助的时候,家人就开始厌恶它,希望它死去。这是家人丑恶的心态被慢慢揭露的变形。而甲虫自己也慢慢对自己的形态感到绝望,从想活着到也希望自己死去的心态的变化。通过这些变化来写成当时社会环境,揭露出丑陋的人性。


    然而在各种形态和心态的变形中,唯一不变的是格里高尔对家庭的爱。他是家里的主心骨,为了挣钱养活家人他以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热情去工作。变成甲虫之后也想着要搭班车去上班。他会在夜里听家人的对话,会担心父亲的生意,会担心妈妈的气喘病,会担心他妹妹的小提琴课。他的家人因为他对这个家没有任何贡献而对他嫌弃,厌恶,想让他死,但就连他死前都在“怀着温柔和爱意,想着自己的一家人。它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。”他的内心比所有人都纯洁,却面临着死亡。


    他尤其爱自己的妹妹。他因为妹妹在拉小提琴却不被欣赏所以想爬到妹妹身边,想把妹妹带到他的房间里保护她。“这儿谁也不像他那样欣赏她的演奏。他永远不让她离开他的房间。至少只要他还活着,他要守望房间里所有的门,谁闯进来就啐一口。”、“他将和她并排坐在沙发上,俯下头来来听他吐露他早已下定要送她进医院学院的决心。”而妹妹是怎么说他的呢:“对这个怪物,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。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。我们照顾过他,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,我想谁也不能责怪我们有半分不是了。”多么非常强烈的对比,多么悲哀的现实。


    甲虫死后,人们松了一口气似的。父亲感谢上帝,家人都在身上画十字。他们认为甲虫的事并不是他们造成的,而是他自己什么都不吃造成的。他们用一整天休息和闲逛,出去郊游,乐不可支。这是何等的讽刺。没有人在乎格里高尔之前对家里做出的贡献,他对这个家已经没有任何用处,就是累赘,就应该死。这种想法非常可悲,也是一步一步导致格里高尔死去的原因。


    这篇文章通过非常多的铺垫来讽刺人性的冷漠和淡薄,对当时社会的嘲讽。通过侧面描写来表达甲虫的怪物形象。格里高尔在怪物形象背后的委屈,无奈,孤独无法表达。家人对于这个形象的唾弃,厌恶。格里高尔的人性对家人的爱。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弱势而无法表达见解,尽管那个想法是非常好的。他们更无法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,那样会遭到更多的唾弃和厌恶。他们会在极度的悲伤和恐惧中怀着对人们的爱死去,而人们却在他死后欢呼庆祝。《变形记》,对社会无情的嘲讽,对人性赤裸裸的展示。

评论

热度(30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